致敬“退役不褪色”的忠诚卫士——李胜伟同志的光辉事迹国融汇通
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,平安洛阳特推出“八一特辑”专栏,聚焦那群“退役不褪色、转业不转志”的警营老兵。他们曾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,如今已是扎根市井巷陌的平安基石。从军营到警营,他们把军魂熔铸为警魂,用赤诚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守护万家灯火的壮丽篇章。
在这群警营老兵中,嵩县公安局车村派出所所长李胜伟无疑是最为闪亮的一员。转业后18年的坚守与奋斗,李胜伟以自己的执着与忠诚,诠释了何为“军人不褪色,警官更为坚韧”的真实内涵。无论是在军营时锤炼出的钢铁意志,还是在警营中践行的忠诚担当,李胜伟始终将“为人民守护平安”的誓言铭刻心间,延续着属于他、属于所有军转警干部的荣光。
钢铁意志,忠诚铸魂
李胜伟的军旅生涯堪称辉煌。在部队服役的12年中,他无数次在严峻的训练和任务中磨砺自己,锻造了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。2007年,李胜伟带着对祖国的赤诚与忠诚从部队转业到公安系统,担任了基层民警。当时,面对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,他以军人特有的“归零”心态,从头开始学习,钻研法律法规,熟悉公安工作,并深入基层,迅速完成了从“军人”到“警官”的蜕变。他常说:“军装与警服颜色不同,守护人民的初心永远不变。”正是这种从未褪色的军人初心,帮助他快速适应并融入公安工作,在艰苦环境中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。
展开剩余68%担当如山,守护一方安宁
“敢打硬仗,能打胜仗”是军人的使命,而李胜伟则将这一血性与担当转化为守护一方安宁的强大动力。在工作中,他始终把辖区人民的安全放在心头,勇挑重担国融汇通,冲锋在前。尤其是在处理民生案件时,李胜伟始终秉持“快速反应、雷厉风行”的原则,创新推行“民生案件快侦”机制。无论是视频追踪还是蹲点守候,他和团队以雷霆之势连续破获了多起案件,追回了群众损失的资金。
2007年12月,寒冷的腊月大雪封路,一起盗窃案件让人陷入僵局。李胜伟不顾严寒,带领团队远赴沈丘县,成功抓捕了5名收赃嫌疑人,彻底破案,案件告破直至大年三十才回家。这种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奉献精神,正是李胜伟始终坚守的军人初心——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,都不放弃对人民的承诺。
关爱民生,情系百姓
李胜伟深知“人民至上”的真正含义,因此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。他不仅注重对民众的法律服务与帮助,还把“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大事”作为日常工作的座右铭。面对群众的困惑与求助,他总是急人所急,想群众所想。从及时追回误刷款项,到耐心解决邻里纠纷,他为无数群众化解了烦恼,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信任。
尤其在车村乡的工作期间,他带领团队解决了诸多复杂的民生问题。正是因为他坚持“群众无小事”的服务理念,李胜伟的所里获得了群众的真心感谢与赞扬,很多困难群众亲自送上锦旗,感恩他为他们带来的帮助与改变。
创新实践,筑牢平安根基
面对复杂的治安环境,李胜伟没有选择安于现状,而是勇于创新,推动了“打防融合”新模式的实施。在车村派出所,他通过建立完善的警情研判机制,广泛开展警民互动,重视科技防控和矛盾调解,有效打击了辖区的违法犯罪行为,减少了社会治安隐患。
他与团队一道,精心规划了区域巡逻,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,通过“点线面”布局强化了治安管理。特别是在烧烤摊、村庄等重点区域,他创新性地为义警定制了反光背心,增强了村民的防范意识和参与度,形成了强大的群防群治力量。这一系列措施显著提升了辖区的安全系数,也为社区的平安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军魂永驻,奋斗不息
18年的公安生涯,李胜伟从普通民警到所长,始终扎根基层,默默奉献。他累计办理案件1000余起,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人,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1次,所在单位多次获得集体荣誉。尽管如此,李胜伟始终保持谦虚:“所有的成绩都属于集体,我曾经是一名军人,就永远要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!”
李胜伟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军转警干部的缩影,他们将军魂融入警魂,把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的誓言刻进骨子里,继续在公安战线上默默奉献。正是这些勇敢无畏的身影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国融汇通,书写着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军旅荣光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查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