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,顾名思义,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,如同一曲高亢激昂的交响乐,将夏日的热情与活力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大暑时节,绿树成荫匠心智策,万物生长欣欣向荣,田野间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,绿意盎然中藏着丰收的希望;林间小道,蝉鸣声声,阳光洒在大地上,照耀着每个角落,显得格外耀眼。那么,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,大暑的美好寓意和象征是什么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
“暑”就是热的意思,大暑,顾名思义就是很热。
大暑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。其气候特征是:“斗指丙为大暑,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”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,在我国很多地区,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。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,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,有谚语说:“东闪无半滴,西闪走不及”意谓在夏天午后,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,雨不会下到这里,若闪电在西方,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,要想躲避都来不及。同时,很多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。
展开剩余87%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候大雨时行。”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,分水生与陆生两种,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,大暑时,萤火虫孵化而出,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;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,土地也很潮湿;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,这大雨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大暑的美好寓意和象征
大暑作为夏季节气的尾声,承载着生命蓬勃、丰收希望与自然和谐的深刻寓意,象征着耕耘后的喜悦与自然力量的共生之美。
一、生命的热烈与坚韧
大暑处于一年中阳气最盛的阶段,万物在极致高温中展现出顽强生命力:
腐草为萤的科学隐喻虽不准确,但萤火虫于夏夜纷飞的现象被古人视为生命轮回的象征,暗含暑热孕育新生的哲理。
农谚“大暑无酷热,五谷多不结”揭示气候与农作物的辩证关系,极端高温反而成为作物快速生长的必要环境条件。
二、丰收的预示与感恩
大暑恰逢农作物成熟关键期,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:
北方“喝暑羊”、南方“吃荔枝”等习俗,既是对劳作身体的犒赏,也通过食物形态(如荔枝谐音“利市”)寄托对经济富足的期盼。
浙江沿海“送大暑船”仪式将防灾祈愿与社区凝聚力结合,展现农耕文明对自然的敬畏与协作精神。
三、自然哲学与精神升华
节气现象被赋予人文价值:匠心智策
土润溽暑的物候特征,既体现土壤蓄积生命能量的自然规律,也衍生出“伏香治未病”的中医养生智慧。
台湾食凤梨(旺来)、老北京饮酸梅汤等习俗,将消暑行为升华为对生活顺遂的仪式化追求。
大暑节气的习俗有哪些
1、赶花街
彝族传统节日“赶花街”一年两次,流行于云南峨山、新平、双柏一带。第一次在农历六月廿三、廿四;第二次在农历七月十四、十五。节日期间,当地彝族汇集到三县交界的大西大山上,交流物资,并进行歌舞活动,青年男女还可借机相互结识,常通宵达旦。相传赶花街可使庄稼茂盛,颗粒饱满。
2、喝暑羊
大暑时节,山东枣庄有“喝暑羊”的习俗。枣庄吃伏羊的习惯,与当地的农事、气候有关。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。人伏之时,正值麦收结束,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:人们开始想吃点什么好?新麦馍馍不可少,狠狠心,再杀只羊,把出嫁了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,喝羊肉汤。各家纷纷效仿。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方民俗。每逢大暑日,山东枣庄的羊肉馆,便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场面。
在大暑这一天,山东南部地区有“喝暑羊”,即喝羊肉汤的习俗。在枣庄市,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去“喝暑羊”。
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。入伏之时,正是麦收结束,新面上市。夏收初过,田里的农活少了,但人已十分疲惫,所以应该好好休息和享受。那么在农户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呢?一般都会吃吃用新面做的摸模。有的农户还会杀只羊,然后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,带着外甥回娘家,吃新面模摸,喝羊肉汤。旁人看到了,当然不落后,也把闺女接回家,也蒸新面模摸和杀只羊,全家人一起吃伏羊。于是,喝羊肉汤便成为鲁南地区的民俗。
3、赏荷采莲
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浴秋水而弥鲜,百节疏通,万窍玲珑,隔水盈盈而立,如锦缎出水,素有花中君子之美称。
六月二十四日,相传是荷花生日,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。江苏常熟、通州、吴县等地,是著名的观荷之处,观荷纳凉,游船众多,景象颇为壮观。《吴郡记)中载:“荷花荡在葑门之外,每年六月二十四日,游人最盛,画舫云集,露韩则千花竞笑,举袂则乳云出峡,挥扇则星流月映,闻歌则雷辊涛趋,苏人游治之盛,至是而极矣。”其他地方像河北的雄县、河南的罗山,则在六月六日起赏荷,仲秋后方始结束。北京什刹海的荷花开得也很繁盛,夏季游人络绎不绝。《内观日疏》称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,女子采了莲花送给丈夫,就如同以莲子相赠。表达绵绵情意。
4、赏荷花
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“荷月”,此月多有赏荷的习俗。天津、江苏、浙江等地以六月二十四为“荷花生日”,到那一天人们多结伴游湖赏荷。在江苏南京、苏州,当日观赏荷花。若遇雨而归,常蓬头赤足,故有“赤足荷花荡”的戏称。浙江嘉兴在“荷花生日“当天作赏花会,乘游舫畅游南湖。在四川盐源,六月二十四为“观莲节”,人们多沿袭古俗以莲子相互馈赠。
5、送大暑船
送“大暑船”是浙江沿海地区,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,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送暑保平安民。送“大暑船”时,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。
6、吃仙草匠心智策
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“吃仙草”的习俗。仙草又名凉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。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,广东一带叫凉粉,是一种消暑的甜品。
7、吃凤梨
大暑期间,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,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。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“旺来”相同,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、生意兴隆的象征。
8、斗蟋蟀
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,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。
9、吃荔枝
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、羊肉和米糟的习俗,叫做“过大暑”。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,富有营养价值,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。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,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。这一时刻吃荔枝,最惬意、最滋补。
10、煎青草豆腐
大暑节气来临,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。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、甘草、夏枯草与菊花、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、冷却后即可食之,清凉解毒,生津止渴。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。
11、饮伏茶
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。这种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古时候,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,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,免费给来往路人喝。
12、晒伏姜
伏姜源自中国山西,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关于大暑节气的农事活动
大暑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集中在抢收抢种、抗旱排涝和田间管理三个方面,具体包括水稻插秧、旱地作物灌溉、果蔬病虫害防治等重点任务。
一、主要农事活动分类
1、粮食作物管理。
双季稻区需完成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,最晚需在立秋前完成晚稻种植,确保生长期充足。
黄淮平原夏玉米进入拔节孕穗期,需严防"卡脖旱",通过滴灌或喷灌保持土壤湿度。
大豆正值开花结荚期,需及时灌溉(田间持水量需达70-80%)。
2、经济作物管理。
棉花花铃期需维持土壤湿度70-80%,高温时段避免灌水以防落铃。
蔬菜种植分区域管理:
低海拔地区可播种苋菜、空心菜等耐热叶菜,注意防涝。
高山大棚番茄、辣椒需加强追肥与通风降温。
3、果园管理。
葡萄、猕猴桃需摘心疏枝,采收前30-40天施用硫酸钾肥,并控制土壤湿度。
桃、李成熟前20天覆盖薄膜防裂果,喷施钙、锌微肥增强抗逆性。
二、重点技术措施
1、病虫害防治:
茄果类作物重点防控黄化曲叶病毒、炭疽病。
果园需防治褐斑病、吸果夜蛾。
2、水分管理:
水稻田保持3-5厘米水层,旱地作物采用滴灌减少蒸发。
雨后及时开沟排涝匠心智策,预防烂根。
发布于:广东省查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